影响力经济的发展遵循这种S形曲线:
如何解读这幅图:
1. 前面铺垫期的时候,花的时间长,得到的成就小
2. 中间爆发期的时候,花的时间短,得到的成就大
3. 后面稳定期的时候,花的时间少,即可保有原有的成就
由此可见,影响力经济是遵循『先慢后快』的发展特性。
超格局的影响力经济4——实施阶段里面有写到影响力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:
1. 定位自彼,圈定鱼塘
2. 广撒鱼网,导入流量
3. 锁定流量,围鱼入塘
4. 潜心供养,积累影响
5. 导入成交,提出现款
6. 循环往复,物极必反
影响力经济六阶段里面,前面三个阶段都可以看成是铺垫期,后面三个阶段是爆发期。
铺垫期所做的,主要就是『加大共振,缩小频差』,如此即能将别人对我们短暂的注意力,转化成我们对别人可持续的影响力,然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即可将影响力兑现成钱币。

{ 17 comments… read them below or add one }
又见到这个图了,好漂亮啊
不看不知道,一看就知道是非常好的教程!
贵站长您好:
1、问题探讨 做GG adsense或百度推广,不可以用相互的方式去赚取点击,那么,如果做百度推广的和做GG adsense的相互点击,也就是交叉点击,会是什么结果?(当然不是纯粹的直接点击,不能有明显作弊嫌疑)
2、方法共享 增加网站收录的方法 问答系统是当前活动最频繁的互联网热区,比如腾讯的搜搜问问,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提问和回答,基本上也全都是原创,我们可以在搜搜问问里选择一些问答,稍作修改,添加到我们的网站,不失是一种增加原创的好办法。(经牵手博客网测试,该方法百发百中)
PS:牵手博客网愿意与各位站做长期探讨,并热切期待您到我站回帖答复做出评论,谢谢!
为什么铺垫期长了成就就小呢?
还在积累的阶段啊,是这样子的。台上十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这十年功怎么来的呢?就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。
这几个四言绝句还算不错。
我可是对号入座了 我在这个阶段
潜心供养,积累影响
@卢松松
但是我觉得你在这点上太谦虚了!你已经积累得够多的了,你是时候进入导入成交,提出现款的阶段了
你现在还继续停留在潜心供养的阶段的话,是在耽误自己成功的时间表呢。
以上肺腑之言,你自己想想。老是觉得自己准备的还不够,也是一种匮乏心里。想当初我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时候,哪有你这么大的流量?还不是一样做起来了?
别再浪费时间去准备了,你是时候踏出去将鱼塘变钱庄了
@紫雨老师
谢谢,我会认真思考你所说的话的,
我也一直在考虑改改变下现状了,
@卢松松
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,其实你是顾虑,你开始转型的时候你会失去好大一部分的流量和支持者……
但是我们要想清楚:当我们不断往前走的时候,我们会交一群新朋友,走掉一群旧朋友,人生就是这样的……
同样道理的,当你开始转型,你的访客也肯定会走掉一批,来了新的一批。那些抗拒和排斥任何商业信息的,会离开你,但是那些觉得可以从你这里学习到怎样赚钱的,则会靠过来……
问题是:你要留下的是哪一批?是抗拒你赚钱的,还是帮助你赚钱的?
看热闹的人是很多的,也能够造成人气鼎盛的现象,但是如果不能转换成银子,这一切都是虚的!
@紫雨老师
说的正中下怀,你说的没错,
目前有两个原因,第一个你已经说了,
第二个是目前我对转型还没有一个方向,不知道该往哪里转的好。所以导致一直都悬着,不敢有大动作
@卢松松
大方向是很简单的,那就是:出售影响力
至于出售的路线,最简单明了的就是联属营销 Affiliate Marketing
你可以考虑加入我们的联营计划,在你的侧栏放置自然GTD系统的图片,说不定会有收入。
其实我觉得转型到什么方向,不是你最担心的,因为不管你转型到哪里,其实都会丢失掉那些抗拒商业化的访客。你真正的顾虑还是丢失访客。
所以问题还是回到原点:你要留下的是哪一批?是抗拒你赚钱的,还是帮助你赚钱的?
我以前转型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挣扎,但是最后一个问题敲醒了我:『这些只是来看看热闹而无法为彼此的生命增值的访客,留着何用?』
叫好不叫座的影片最后都会死亡,因为叫好无法养活自己,叫座才可以!
这很残酷,但是残酷得很现实。熬得过这残酷的现实,后天就会很美好。
对:6. 循环往复,物极必反
有点不理解,“物极必反”是什么意思?觉得自己理解可能有偏差!
老师说的,新旧交替,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人与你共同分享价值感觉真的很棒!
有失必有得,不管怎样,这是一个平衡。
老师在回答,卢松松的话中,人生,朋友的话,真的很受启发,感觉很多人都怀旧,其实没有什么,生命的前行中,不管是好是坏都有相应的人陪你走过的,不要太在意什么,真正要明白的是你自己要的是什么,如果现在的他们不能满足你或者说不能跟你志同道合,自然而然宇宙会让另外的人跟你同行,你要的都会得到,我们真正要的是一种感觉。
朋友也是,只是我们的视角觉得,只有这个朋友才能给我这样的感觉,因为以前是这样的,我相信以后没他不行,其它不然。而是,我们要如初这种感觉,不是吗?所以,朋友的失得,都不太重要,只要做好自己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行了!不是吗?
这里的物极必反,指的是角色对调——从本来那些人跟你购买,是你的买家,变成跟你一起卖,成为你的伙伴。
比如说,我有很多的联营伙伴,其实都先是我吸引力法则课程的忠实支持者。他们买了我的教材,使用之后觉得很不错,赞不绝口,于是很自然地愿意向别人大力推荐。我给这些人带来的成交以联营佣金,于是他们就从我的买家变成我的伙伴了
谢谢老师!
佩服老师,对事业发展得透彻分析!
感觉卢松松的博客现在也还是这样